时间过得真快,又是一年冬至时!冬至是进补的好时节,天气渐渐变冷,怎样进补增强人体在低温下的抗病能力。冬季如何进补更健康?康星电器公众平台特别推出《冬至养生全攻略》,快来看看吧!
今年的冬至时间是 2018年12月22日 农十一月十六 |冬至 ? 由来|
▼
又称“冬节”、“贺冬”,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、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,与夏至相对。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°时开始,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。 冬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,几乎直射南回归线(南纬23°26')。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,比南半球少了50%。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,且越往北白昼越短。 比较常见的是,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。俗话说:“冬至到,吃水饺。”而南方则是吃汤圆,当然也有例外,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,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,寓意驱除寒冷之意。
冬至 ? 习俗 北方饺子:在我国北方,为什么冬至吃饺子?因为饺子是来源于「交子之时」的说法。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,故「交」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。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,冬至之日,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。 南方热补:在我国南方,冬至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,在台湾立冬这一天,街头的「羊肉炉」、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。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、四物鸡来补充能量。 冬至游泳:有意思的是,庆祝冬至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。在黑龙江哈尔滨、江西宜春、等地冬至之日,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。 冬至 ? 饮食 冬气寒,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。也就是说,少食生冷,但也不宜躁热,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,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。 1、红薯 健脾胃、强肾阴 红薯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。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、糖、维生素A和维生素C,因此具有补虚乏、益气力,健脾胃、强肾阴以及和胃、暖胃、益肺等功效。防止胶原病的发生。 2、萝卜 消积滞、化痰热 萝卜含有较多的水分、维生素C,一定量的钙、祖国医学认为,萝卜性凉味辛甘,入肺、胃二经,可消积滞、化痰热、下气贯中、解毒,用于食积胀满、小便不利等症。可见萝卜对调理脾胃作用非小,所以有「冬季萝卜赛人参」之说,对冬季常见的消化不良、风热型感冒、扁桃体炎、咳喘多痰、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。 3、卷心菜 增强抵抗力 卷心菜的维生素C和钙含量非常丰富,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,是人体制造酶、激素等活性物质所必不可少的原料。它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,十分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。其多量维生素C能增强肌体抗癌能力。 4、芋头 宜脾健胃 芋头富含淀粉,营养丰富。并含乳聚糖,质地软滑,容易消化,有健胃作用,特别适宜脾胃虚弱、患肠道疾病、结核病和正处恢复期的病人食用,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。 冬至 ? 养生 冬至,天气转寒,如何增强对寒冷的抗御能力?不外乎使体内产热增加,散热减少,其方法与衣食住行无不相关。调整饮食增加热量是其中的方法之一。寒冷的环境,适当进食高热量食品,能促进糖、脂肪、蛋白质的分解代谢。 进补前先引补 俗话说「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」,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。冬至后进补要给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,所以要做好引补。一般来说,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、花生仁加红糖,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,以调整脾胃功能。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。